鄉村振興中的“茶力量”
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杭州圓滿舉辦,漫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各大展區,處處都能感受到中國茶產業的蓬勃生機。作為本屆茶博會的主賓省、市、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福建省寧德市、湖南省安化縣通過特色茶產品展示和專題推介會等驚艷亮相,從田間地頭到茶杯茶盞、從傳統工藝到智能制造,生動展現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實踐。
隨著健康消費理念的興起和國潮文化的流行,中國茶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三大展區可以看出,當一片片茶葉承載著文化記憶、科技含量和市場價值走出大山時,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也正隨著茶香徐徐展開。
廣西六堡茶展區
廣西:科技賦能打開產業新空間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主賓省,在本屆茶博會上可謂大放異彩。走進廣西展區,仿佛踏入了一個充滿民族風情與茶香交織的世界。作為本屆茶博會的主賓省,廣西此次組織了六堡茶、茉莉花、早春茶三大類共 27 家企業參展,陣容強大。
這里匯聚了廣西各地的特色茶產品,從蒼梧六堡茶到凌云白毫茶,從昭平綠茶到三江紅茶,每門口一款茶葉都承載著廣西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
“這款茶酒既有茶的醇香,又有酒的甘冽,很特別!”一位來自上海的采購商連連稱贊。展柜上,一瓶瓶琥珀色的六堡茶酒和精致的瓶裝六堡茶飲料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品嘗。“我們將傳統六堡茶與現代釀酒工藝相結合,經過三年陳釀,才成就這款獨特風味。”天譽茶業的工作人員一邊為參觀者斟酒,一邊詳細介紹產品的創新之處。“這款茶酒既保留了茶葉的保健成分,又降低了酒精刺激,很受歡迎。”
除了茶酒系列,該公司還推出了便攜式六堡茶飲料。“這是我們的冷萃茶飲料,采用專利技術最大限度保留茶葉原有風味,開瓶即飲特別適合年輕人。”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創新產品在電商平臺月銷超萬件,其中30%的消費者是“90后”。來自杭州的茶商王先生當場簽下了訂單,“這種創新產品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現代消費趨勢,在我們長三角地區應該有市場。”
“近年來,廣西茶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目前全區茶園面積達820萬畝,穩居全國第四;茶葉產量86萬噸,全國第三;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1100億元,帶動250萬茶農增收致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黃予慧介紹,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廣西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創新推出各類茶葉深加工產品,讓傳統茶產業煥發新活力。
展區里,傳統緊壓茶與創新的茶酒、茶飲料、茶糕點等衍生品相映成趣,吸引眾多客商駐足品鑒、洽談合作。這些創新產品的背后,凝聚著科技創新的智慧結晶和人才支撐的堅實力量。“這些年,我們將茶科技、茶產業與茶文化有機融合,著力培養復合型茶葉專業人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程學院院長陳恩海告訴記者,學院重點圍繞廣西特色茶產業,開發了包括茶糕點、茶巧克力等在內的新型茶食品,并開展茉莉花提取物在日化領域的應用研究。他調將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建設實訓基地,推動學生參與全產業鏈實踐。“通過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雙輪驅動,廣西茶產業將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今,廣西茶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打開更廣闊的市場,也為當地茶農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一片片茶葉,正成為廣西鄉村振興的 “金葉子”。
寧德:多點開花助力差異化“突圍”
“太有趣了!原來茶葉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在寧德展區,來自剛果金的約翰正興致勃勃地體驗手工炒茶。他小心翼翼地翻動著鍋中的茶青,在炒茶師傅的指導下,感受著茶葉在200℃高溫鐵鍋中的奇妙變化。
“手要這樣翻,動作要快,不然茶葉會焦。”李師傅手把手地教著這位外國友人。隨著茶香漸漸彌漫,約翰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臉上卻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在我的國家,我們只喝茶,從沒見過茶葉是怎么做出來的。這比我想象的復雜多了。”約翰告訴記者,自己從事中外貿易工作,這次茶博會讓他對中國茶有了全新的認識,最終他選購了寧德天山綠茶,準備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
來自剛果金的約翰在寧德展區體驗天山綠茶
展館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作為本屆國際茶博會主賓市,寧德攜 “區域公用品牌 + 龍頭企業” 組團登場,讓閩東茶香飄向國際。
眾所周知,福建作為中國白茶的核心產區,素有”世界白茶看中國,中國白茶看福建”的美譽。然而在寧德展區,觀眾卻能發現一個獨特的現象,這里不僅有傳統的白茶,還有紅茶、綠茶、花茶等多元茶品,形成了“一主多輔”的產品矩陣。“我們堅持差異化發展路線。”寧德市茶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田洪武介紹,當地通過培育多個特色茶類,形成了優勢互補。
“近年來,高香紅茶、茉莉花茶等作為新式茶飲重要的茶基底,為寧德市茶葉市場拓展提供了新方向。”田洪武說,作為茉莉花茶茶坯和綠茶、高香紅茶的重要產區,寧德市茶葉企業積極融入,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寧德市供應茶葉原料的企業數量約70余家,每年可供應原料數量約3.5萬噸,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茶葉銷售難問題。
乘著新茶飲的東風,寧德還將引導企業積極把握產業風向,充分發揮茶葉資源豐富的優勢,做精現有特色茶品類,突出打造“高香型”“花果香型”等創新產品,研發風味茶、果飲茶等新式茶飲,開發茶日用品和茶功能性產品等深加工產品,引領新潮飲,延長產業鏈,促進產品結構多元化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寧德茶產業通過“多點開花、差異化發展”的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這種“傳統與創新并重、多元產品互補”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茶葉附加值,更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讓茶產業真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安化:“健康牌”激活年輕市場
“年輕人不是不愛傳統茶,而是需要傳統茶學會用他們的語言說話。”展區里,黑茶則彌漫著棗香、陳皮香和荷香的獨特氣息,這是百年老字號“晉豐厚”推出的創新黑茶系列產品。“晉豐厚”第七代傳承人諶超美介紹,為了讓兩百年的老字號煥發新生,企業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他們不僅精心研發了多種時尚口味,更重磅推出“超美的茶”新茶飲品牌,讓古老的黑茶煥發出青春活力。
“黑茶的健康屬性大家都知道,但我們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重新演繹。”諶超美介紹,為了突破傳統市場同質化困境,他們重組了全國經銷體系,打造線上交易平臺,并進軍俄羅斯市場,在伊爾庫茨克設立分支機構,讓安化黑茶沿著“萬里茶路”再次走向世界。
隨著“體重管理年”行動的持續推進,一時之間讓“體重管理”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本屆茶博會主賓縣湖南安化緊跟熱點,巧妙借勢,讓安化黑茶在社交媒體上“火”了。
“體重管理,百萬行動”安化黑茶推介會現場,安化縣委副書記、縣長潘文劍和浙江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王旭烽共同解密了“8億年冰磧巖孕育的健康密碼”:全球85%的冰磧巖分布形成的富鋅硒土壤,造就了安化黑茶獨有的高茶多酚含量。
“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安化黑茶富含茶多酚、茶黃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調節代謝、促進消化的獨特功效。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行動,讓安化黑茶成為都市白領辦公桌上的輕盈伴侶,健身達人運動時的天然盟友。”安化縣政協副主席肖偉群向記者介紹,當前安化縣正在啟動《黑茶體重管理·百萬行動招募令》,計劃用3年時間招募百萬消費者共同體驗安化黑茶的科學體重管理功效,這項創新舉措標志著安化黑茶開啟品牌年輕化、潮流化的新嘗試。
目前,安化縣正實施“產品多元化+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全縣黑茶綜合產值已達268億元,其中健康茶飲產品占比逐年提升。肖偉群透露,一方面開發適合現代生活節奏的便捷茶產品,另一方面通過“百名網紅直播茶博會”等創新營銷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黑茶的健康價值。“2025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綜合產值300億元,其中健康茶產品將成為重要增長點。”
茶博會期間,安化縣通過互動體驗、健康講座等形式,向參觀者全方位展示黑茶的健康屬性與現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茶產業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廣西、寧德、安化,雖地處不同地域,但都因茶而興,因 “三茶統籌” 而蓬勃發展。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它們以茶為紐帶,展示成果,交流經驗,拓展市場。從廣西六堡茶的深加工創新,到寧德白茶的差異性發展,再到安化黑茶的健康化探索,無一不生動展現了中國茶產業的蓬勃生機。
鄉村振興不僅是讓農民增收,更是讓產業有活力、文化有傳承、品牌有未來。為期5天的展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品茶、論茶、購茶,不僅帶走了產品,更帶走了中國茶鄉振興的生動故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